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环境检测在工业废气检测时,如何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?​

在工业废气检测中,为确保环境检测数据的准确性,可从采样、分析测试、质量控制等环节采取相应措施,具体如下:

采样环节

合理布点:根据工业废气排放源的分布、生产工艺、厂房布局以及当地气象条件等因素,运用相关技术规范和经验,科学合理地设置采样点,确保采集的样品能代表废气的真实排放情况。如对于有组织排放源,在废气排放管道上按照一定距离和角度设置采样点;对于无组织排放源,在厂界周边、下风向敏感区域等设置多个采样点。

采样方法规范: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气和污染物,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仪器设备。例如,采集气态污染物常用直接采样法、富集采样法等;采集颗粒物则需使用具有合适切割粒径的采样器,如中流量或大流量颗粒物采样器。同时,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,包括采样时间、采样流量、采样次数等参数的设定和控制。

样品保存与运输:采集后的样品若不能及时分析,需采取适当的保存措施,防止样品变质、损失或被污染。如某些挥发性有机物样品需保存在低温、避光的环境中,并尽快送往实验室分析。在运输过程中,要确保样品包装完好,避免震动、碰撞和温度变化对样品造成影响。

分析测试环节

仪器设备校准:使用前,对各类分析仪器进行校准和检定,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例如,气相色谱仪、质谱仪等需定期用标准气体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,校准过程要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,记录校准结果并保存校准证书。

分析方法选择:根据废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范围,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。优先选用国家标准方法或行业公认的权威方法,如《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》《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 - 热脱附 / 气相色谱 - 质谱法》等。若采用自行开发或改进的分析方法,需进行方法验证和确认,确保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满足要求。

人员操作技能: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,掌握各类分析方法的原理、步骤和质量控制要点。同时,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环境检测数据不准确。例如,在进行仪器分析时,要准确进样、控制好分析条件,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。

质量控制环节

空白实验:在采样和分析过程中,同步进行空白实验,以检验采样器具、试剂、仪器设备以及实验环境等是否对样品产生污染。空白实验值应低于方法检出限,若空白值过高,需查找原因并重新进行实验。

平行样测定:在采样和分析过程中,采集一定数量的平行样品进行测定,以评估检测结果的精密度。平行样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,一般要求相对偏差不超过 10% - 15%。若超出范围,需分析原因并重新测定。

加标回收实验:定期进行加标回收实验,即在已知浓度的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,然后按照分析方法进行测定,计算加标回收率。加标回收率应在规定的范围内,一般为 90% - 110%。通过加标回收实验,可以检验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。

质量控制图:利用质量控制图对检测过程进行监控,及时发现环境检测数据的异常变化。根据长期的检测数据,绘制质量控制图,包括均值 - 标准差控制图、均值 - 极差控制图等。当检测数据超出控制限或呈现异常趋势时,应立即停止检测,查找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。

石家庄环评检测

分享到